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3-氨甲基吡啶和2,6-二吡啶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桥联配体2,6-双( N-(3′-吡啶甲基)酰胺基)吡啶(L),配体L和硫酸钴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2(L)2(CH3OH)4(SO4)2]n· 4nCH3OH(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20-元大环的双核结构亚单元,通过配体L和SO2-4 双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再通过链间弱的C—H…O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此外,对配合物1的磁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推荐文章
吡嗪基联吡啶锌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发光性质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光学性质
手性吡啶-2,6-双酰胺钴(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
吡啶-2,6-双酰胺
钴(Ⅲ)配合物
圆二色谱
含吡啶配位聚合物结构对合成温度的不敏感性
晶体结构
合成温度
不敏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 ,6-双( N-( 3′-吡啶甲基)酰胺基)吡啶与钴(Ⅱ)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双吡啶酰胺配体 晶体结构 钴(Ⅱ)配合物 磁性 热稳定性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1.4
字数 28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41.2015.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柴凤兰 28 51 5.0 5.0
2 高海荣 24 238 6.0 15.0
3 吴本来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1 25 2.0 4.0
4 刘新奇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 13 2.0 3.0
8 郭晓刚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 2 1.0 1.0
9 王亚栋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 2 1.0 1.0
10 孟路燕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吡啶酰胺配体
晶体结构
钴(Ⅱ)配合物
磁性
热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季刊
1671-6841
41-1338/N
大16开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36-19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