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硝酸铝,硝酸镧及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纯相的LaAl11 O18及Al2O3/LaAl11O18复合粉体.分别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粉体的粒度,物相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纯相LaAl11O18粉体及Al2O3/LaAl11O18复合粉体平均粒径约为1μm;在800℃到1200℃之间快速升温,加大Al2O3的比例均会抑制LaAlO3的形成,有利于得到纯相铝酸镧粉体;同时发现得到的LaAl11018晶粒呈棒状,长径比约为5:1,能够均匀的分散在Al2O3基体中.
推荐文章
液相共沉淀法合成浸渍阴极用Ba5CaAl4O12
液相共沉淀法
超细粉体
Ba5CaAl4O12
共沉淀法合成负热膨胀材料ZrW2O8
共沉淀
负热膨胀
ZrW2O8
共沉淀法合成Li4Ti5O12及其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共沉淀法
煅烧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棒状结构LaAl11O18的共沉淀原位合成及物相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aAl11O18 共沉淀 原位合成 棒状结构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4.7
字数 9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037.2015.08.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沙鸥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53 474 12.0 20.0
2 何丽珠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10 10 2.0 3.0
3 邵渭泉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36 236 8.0 14.0
4 朱海玲 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系 7 6 1.0 2.0
5 王振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8 9 1.0 3.0
6 郭晓杰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3 0 0.0 0.0
7 班月琴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2 0 0.0 0.0
8 赵海峰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1 0 0.0 0.0
9 张英男 青岛大学物理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aAl11O18
共沉淀
原位合成
棒状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6-1037
37-1245/N
16开
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