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以In(NO3)3·4.5H2O和(NH2)2CO为原料,采用常压水热法于95 ℃反应22 h制得氧化铟(In2O3)前驱物氢氧化铟,于600 ℃煅烧2 h合成了In2O3粉体,其结构、形貌及性能经紫外-可见(UV-Vis)光谱、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In2O3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In2O3粉体为体心立方晶系方铁锰矿结构和亚稳相刚玉六方结构的混合体,In2O3的UV-Vis谱图中出现了明显的蓝移.当In(NO3)3·4.5H2O和(NH2)2CO物质的量比为1 ∶7时,In2O3粉体中出现了玉米棒状结构,棒状体长度约为500 nm,直径约150 nm;该棒状结构的In2O3对甲基橙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6.5 h后甲基橙的降解率为69.7%.
推荐文章
Cd掺杂In2O3多孔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甲醛气敏性能
Cd掺杂
In2O3
多孔纳米球
甲醛
气敏性能
水热处理对In2O3的前驱体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氢氧化铟
水热法
物相转化
熟化
溶剂热法合成玉米棒状Co3O4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四氧化三钴
溶剂热法
玉米棒状
超级电容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压水热法合成玉米棒状In2O3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硝酸铟 尿素 玉米棒状氧化铟 水热法 合成 光催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快递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1.62|O6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017.04.162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宝华 运城学院应用化学系 31 39 4.0 5.0
2 黄健 运城学院应用化学系 26 38 4.0 5.0
3 李玉珍 运城学院机电公共实验中心 39 55 5.0 6.0
4 姚陈忠 运城学院应用化学系 23 7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硝酸铟
尿素
玉米棒状氧化铟
水热法
合成
光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