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氟西汀及艾司西酞普兰不同的使用时程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96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2组:M1组到M12组.各组造模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时程的生理盐水(M2、M6、M10组)、氟西汀(M3、M7、M11组)及艾司西酞普兰(M4、M8、M12组).1周后,M1、M2、M3、M4组行矿场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荧光免疫双标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及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2周后,M5、M6、M7、M8组行相同操作.3周后,M9、M10、M11、M12组行相同操作.结果:在矿场实验中,M1组与M3组,M6组与M8组,M10组与M11组、M10组与M12组间10 min总行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水偏好实验中,M2组与M4组,M6组与M8组,M10组与M11组、M10组与M12组间糖水偏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组与M3组,M2组与M4组,M5组与M7组,M5组与M8组,M9组与M12组、M10组与M11组间Brd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使用3周后均能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起效时间更快,可能的原因之一便是对海马区神经再生的影响更快速,继而通过对相关通路的作用,改善抑郁行为.
推荐文章
刺蒺藜苷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慢性应激
抑郁模型
刺蒺藜苷
神经发生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附87例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抑郁症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不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时程的氟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应用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 齿状回 神经发生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2-866
页数 分类号 R74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5.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
齿状回
神经发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