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中国传播开启了中西文化激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门.然而,学界对此却重视不够.时下,针对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过度敏感和恶意中伤,展开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个案研究,弄懂李达阐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科学范式,梳理在李达思想影响下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思想历程,对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现阶段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文章
当前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研究现状综述
阶级
阶级斗争
划分
“过时”
开创与奠基:蔡和森对党史工作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开创与奠基
蔡和森
党史工作
当代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蔡和森:从辩证善恶观到阶级斗争主张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传播 个案研究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51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慧星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9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传播
个案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