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由外向内法(OI)与经前内侧入路法(AM)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隧道相关参数及隧道长度与股骨髁部大小的关系,探寻二者区别。方法取15具新鲜解冻膝关节标本,测量股骨髁部左右径及股骨外侧髁前后径大小,采用自行改进的内钩槽游标卡尺,定位ACL股骨侧止点中心,分别模拟采用OI法与AM法定位股骨外侧壁隧道口点。测量隧道长度、隧道口点与股骨外上髁位置关系。正侧位X线位上股骨隧道与膝关节线、股骨纵轴夹角。结果 OI法股骨隧道长度为(36.9±2.5)mm,AM法为(35.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法与AM法股骨外侧壁隧道口点均位于股骨外上髁近前侧。 OI法较AM法偏近心端分布,但AM法更为集中;股骨髁部越大,隧道长度越长。 OI法较AM法隧道更为垂直。结论采用OI法与AM法均可满足ACL重建术对股骨隧道长度及位置的要求。 OI法相比下更随意,不受屈膝角度的影响。
推荐文章
由外向内与经胫骨建立股骨隧道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对照研究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关节镜
病例对照研究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入路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的Meta分析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前交叉韧重建
关节镜
胫骨骨道入路(TT)
前内侧入路(AM)
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经前内侧入路单束4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腘绳肌腱
重建
前内侧入路
股骨隧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由外向内与经前内侧入路法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股骨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5.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万明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二科 81 471 12.0 17.0
2 韩雪松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二科 4 5 2.0 2.0
3 王金水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二科 4 5 2.0 2.0
4 王辉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二科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股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1674-134X
11-9283/R
16开
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