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基地,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和集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对策。结论如下:①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水稻和小麦具有稳定的比较优势,而玉米和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其中水稻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在1.10以上;小麦综合优势表现为稳中有升,从1978年为1.00上升到2012年为1.16;玉米的综合优势指数小于0.80;大豆的综合优势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为0.90下降到2012年为0.80。②整体从横向来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规模优势大小顺序为:水稻>大豆>小麦>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综合优势为:水稻>小麦>大豆>玉米。2012年规模优势为: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综合优势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③中国四大区域中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集中度均有波动,唯有中部地区的粮食集中度保持稳定上升,其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集中度由1978年的28.65%、38.13%、28.83%、16.16%分别上升到2012年的30.08%、39.87%、42.40%、17.16%,2012年中部地区粮食、水稻、小麦的集中度位于四大区域之首。④分析表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推荐文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结构变动与比较优势分析
粮食
结构变动
比较优势
吉林省
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计量分析
粮食生产
区域比较优势
变化趋势
综合优势系数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黑龙江省
粮食
比较优势
集中度
河南省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粮食产业
竞争力
比较优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粮食生产 比较优势 集中度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F316.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文海 32 306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部地区
粮食生产
比较优势
集中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科学
月刊
1000-0690
22-1124/P
16开
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8-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63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