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中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危险因素,随访分析危险因素对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subcortical 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SVMCI)的影响.方法 根据Erkinjuntti提出的核磁共振诊断标准及神经心理学测验筛选139例SVMCI患者,记录相关危险因素,随访1年后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分为三组,即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组,SVMCI组和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认知功能正常组.结果 基线水平观察,三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受教育年限、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年限是认知损害的保护因素,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SVMCI患者更易出现认知损害加重(均有P<0.05).结论 积极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血管危险因素对预防SVMCI转变为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早发性皮质下血管性认知损害
早发性痴呆
皮质下血管性认知损害
小血管病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特征
认知损害
危险因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研究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脑白质疏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6-1029
页数 分类号 R181|R5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5.10.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攀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11 34 4.0 5.0
2 杨庆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9 29 4.0 5.0
4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88 530 12.0 17.0
5 周海艳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13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月刊
1674-3679
34-1304/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26-155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3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