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汉语中的变韵多与早期的词缀“-儿”“-子”有关.为满足汉语史上的双音节音步需要,词缀“-儿”“-子”等作为一种临时凑补手段用于单音节词根,凑足双音节.随着汉语双音节词的发展、成熟以及受到语言自然音变的影响,“-儿”“-子”等慢慢失去其音步支撑作用,逐渐走向衰退.“-儿”“-子”等的衰退,会先后经过弱化、附接、并入等过程,其中并入的早期即为今天所见的儿化韵和子变韵.“-儿”“-子”前附并“化”入其前的音节,极有可能开始于其边音声化韵环节.
推荐文章
英语修辞格押头韵探析
修辞
押头韵
视觉美
音乐美
巴渝建筑风格源流探析
巴渝建筑
传统建筑
乡土民居
建筑风格
源流
发泡灸源流探析
发泡灸
天灸
督脉发泡灸
督灸
源流
汉语字母词现象及其成因探析
新词语
字母词现象
成因探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语变韵源流探析
来源期刊 励耘语言学刊 学科
关键词 变韵 双音节音步 词缀 边音声化韵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23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87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54/b.cnki.liyunyuyan.2015.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庄会彬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研究所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韵
双音节音步
词缀
边音声化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励耘语言学刊
半年刊
978-7-5077-4376-0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