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铀酰-Salophen的一些特殊分子识别与催化性能,在真空和氯仿溶液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6-311G*方法,对五种铀酰-Salophen的分子结构进行优化.真空条件下计算它们的振动频率,模拟五种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对配位前后铀酰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红外光谱、热力学性质、电子结构及配位后分子的分子轨道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环己烯酮的氧原子与铀酰-Salophen的铀原子发生配位后改变铀酰-Salophen和环己烯酮的电荷分布,削弱了环己烯酮中C=C与C=O之间的共轭作用,使得整个配合物分子的稳定性加强.
推荐文章
新型环己烯酮衍生物的合成
烯草酮
肟醚
环己烯酮
活性基团拼接原理
合成
新型多氧取代环己烯酮的合成
多氧取代环已烯酮
莽草酸
合成
铀酰-Salophen与四氢吡咯之间氢键的量子化学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
铀酰-Salophen
氢键
四氢吡咯
钴卟啉对空气氧化环己烯合成环己烯酮的催化作用
钴卟啉
环己烯
氧化
空气
环己烯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
来源期刊 核科学与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铀酰-Salophen配合物 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 热力学性质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核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1-3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561.1|O641.121
字数 3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聂长明 82 464 11.0 16.0
2 李小龙 3 10 2.0 3.0
3 罗娟 6 21 3.0 4.0
4 张方帅 3 10 2.0 3.0
5 肖云霞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铀酰-Salophen配合物
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
热力学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0258-0918
11-1861/TL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82-60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0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