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在诗歌创作方面,诗学范畴"兴"有两种表现形态,分别是显性的兴发和隐性的兴寄。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多以白描等手法进行创作,亲切易懂;后者的主要特征是诗人情感的含蓄表达,多以寄托等手法进行创作,耐人琢磨。兴的这两种诗学表现形态是中国古典诗学创作之深层情感动因的表征。
推荐文章
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西诗学关于美的两种形态之比较
阴柔
阳刚
优美
壮美
中西美学范畴
苏铁Cycas revoluta两种特异形态特征
苏铁
叶脉分叉
小孢子叶球
异常特征
新纪录
两种金花茶组植物的果实、种子形态特征
金花茶组植物
果实
种子
特征
近似空间的两种刻画
近似空间
内部空间
闭包空间
笛卡尔闭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诗学范畴兴的两种表现形态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学表现形态 显性兴发 隐性兴寄
年,卷(期) xdywsxwxyj_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4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明 北京语言大学人丈学院 15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学表现形态
显性兴发
隐性兴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