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福利国家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上肩负有限的责任,因为社会福利存在多元供给主体.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供给存在三种途径:国家途径、市场途径和社会途径.理论上讲,社会福利意味着私人受益的公共物品,一般称为准公共物品,不必由国家来垄断提供.通过提供者与生产者的分离与重组的制度安排,社会福利的多中心供给体制呈现出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之间分工与协同的结构关联性.统计数据显示,转型中国既不是一个福利国家,也不是一个福利社会.然而,在社会福利的供给上,出现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事业法人、作为私人部门的企业法人和作为第三部门的民办非企业之间分立与协同的新格局.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改革经验和福利供给的理论建构,走向福利多元主义新范式应该成为转型中国的策略选择.
推荐文章
县域公办养老机构PPP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
公办养老机构
县域
PPP运营模式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转换略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范式转换
马克思主义现实性问题
论比较教育相对主义范式的变革与超越
比较教育
范式
相对主义
实证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走向福利多元主义新范式:转型中国的策略选择
来源期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学科
关键词 福利多元主义 准公共物品 社会福利 多中心供给体制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117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9 249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福利多元主义
准公共物品
社会福利
多中心供给体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双月刊
2095-4026
10-1062/D
大16开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788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