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诱变处理从野生型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葡萄座腔菌菌株J11获得高产紫杉醇诱变菌株.野生型菌株J11孢子经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后,经过制霉菌素筛选获得抗性突变菌株,并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的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在10个制霉菌素抗性突变体中,7个突变菌株的紫杉醇含量低于野生型菌株,但有2个突变菌株的紫杉醇含量高于野生型菌株,其中,J11-8突变菌株的紫杉醇含量在未经优化条件下摇瓶发酵培养,其紫杉醇产量达到1 024.2 μg,/L.野生型J11菌株的紫杉醇产量为615.1 μg/L.诱变菌株J11-8的紫杉醇产量比野生型出发菌株J11提高了66.5%.产紫杉醇高产菌株J11-8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紫杉醇的能力.
推荐文章
选育紫杉醇高产菌种链格孢单孢变种
紫杉醇
诱变
链格孢单孢变种
理性化筛选
一种产紫杉醇内生菌的发酵研究
微生物
紫杉醇
发酵
一株产紫杉醇真菌PM-1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小孢拟盘多毛孢
原生质体制备
紫杉醇
复合诱变筛选avermectins高产菌株
阿维链霉菌
定向选育
原生质体诱变及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紫杉醇葡萄座腔菌J11菌株诱变获得高产菌株
来源期刊 药物生物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 内生真菌 诱变 紫杉醇 甲基磺酸乙酯 抗性突变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明志 9 24 3.0 4.0
2 冉梦莲 18 37 4.0 5.0
3 吕镇城 18 54 4.0 6.0
4 廖运霞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葡萄座腔菌
内生真菌
诱变
紫杉醇
甲基磺酸乙酯
抗性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生物技术
双月刊
1005-8915
32-1488/R
16开
南京童家巷24号
28-24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5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6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