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计算压裂液污染的低渗透油藏垂直压裂井的产能,采用Heber Cinco-Ley等人提出的压裂液污染带的简化模型,通过压降叠加原理得到因压裂液污染导致的附加压降公式,然后依据扰动椭圆理论推导出不考虑压裂液污染的垂直压裂井稳态压差公式,并根据叠加原理将两公式相结合,最终得到考虑压裂液污染的低渗透油藏垂直压裂井产能公式.这个公式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污染带厚度和污染程度的影响.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认为:增产倍数对裂缝半长最敏感,其次为启动压力梯度、污染程度与污染带厚度.因此,进行压裂增产时应该尽量增加裂缝半长,提高压裂液与地层液体的配伍性,减小压裂液对地层岩石的伤害以避免污染程度过高,提高压裂液的返排率以降低污染带的厚度.
推荐文章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低渗透油藏
压裂
产能
启动压力梯度
双线性流
垂直裂缝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藏污染井压裂增产新模型
油藏
污染井
压裂
产能预测
启动压力梯度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低渗透油气藏
启动压力
压力梯度
压裂(岩石)
垂直裂缝
生产能力
数学模型
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低渗透气藏
变形介质
拟启动压力梯度
垂直裂缝井
产能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压裂液污染的低渗透垂直井产能计算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垂直压裂井 压裂液污染带 产能 压降叠加原理 扰动椭圆理论 启动压力梯度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48
字数 26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5.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73 1647 22.0 30.0
2 吴明录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5 182 7.0 13.0
3 李龙龙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8 49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藏
垂直压裂井
压裂液污染带
产能
压降叠加原理
扰动椭圆理论
启动压力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