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前支护装备用于综掘巷道迎头顶板的临时支护,为提高超前支护工作稳定性和优化其结构,对其不同工况下的模态进行研究。在保证超前支护装备结构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建立超前支护装备的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特定激励下垂直方向的频响。通过ANSYS和Pro/E进行联合仿真,分别对其在全支撑和单组支撑状态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超前支护的低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为动态特性的分析提供了参考。采用Polymax模态识别方法对实验样机模型在全支撑和单组支撑等工况下进行了测试,将测试数据与仿真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动力学特征及固有频率,为相似支护设备的设计与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工况下动车组齿轮箱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齿轮箱
动车组
振动特性
模态试验
不同工况下间接式蓄热器性能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相变
蓄热
传热
间接式
赤藻糖醇
不同工况对甚低频发射天线电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甚低频发射天线
工况
优化找形
损耗电阻
辐射效率
顺序输送管道不同工况下混油量的计算
顺序输送
成品油
混油量
混油浓度
计算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工况下超前支护装备的模态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设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前支护 动态特性 模态分析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建模、分析、优化和决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H113.1
字数 4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6-754X.2015.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22 1906 20.0 30.0
2 谢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2 513 13.0 18.0
3 卢进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2 89 5.0 8.0
4 董先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 37 3.0 6.0
5 白雅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前支护
动态特性
模态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设计学报
双月刊
1006-754X
33-1288/TH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0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