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硫酸铜、氢氧化钠为原料,经沉淀转化反应、过滤、洗涤、烘干、研磨处理得到活性氧化铜。研究了硫酸铜溶液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干燥温度、助剂、研磨等因素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条件。产品质量符合特定要求,1g样品于20mL浓度为20%硫酸溶液中的溶解时间在20~30s之间,再现性好,含量达到99%以上。
推荐文章
高活性氧化铜的制备工艺研究
高活性氧化铜
络合沉淀
印制电路板
草酸铜及纳米氧化铜的制备与表征
材料科学
草酸铜
氧化铜
纳米材料
醋酸铜
纳米氧化铜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铜
脱硫
催化
杀菌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室温脱除 H2S 的性能研究
纳米材料
氧化铜
结构
室温脱硫
硫化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氧化铜的制备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技术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硫酸铜 氢氧化钠 活性氧化铜 制备 研究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TQ131.2+1
字数 1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先义 34 55 4.0 5.0
2 廖建肆 1 0 0.0 0.0
3 覃崇基 1 0 0.0 0.0
4 黎振财 1 0 0.0 0.0
5 卢有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酸铜
氢氧化钠
活性氧化铜
制备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技术与开发
月刊
1671-9905
45-1306/TQ
大16开
南宁市望州路北二里7号
48-12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2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