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基于汶川M≥4.0和芦山M≥3.0余震震源机制解,采用Michael提出的应力场反演方法,分析了汶川、芦山余震区压应力(S1)和应力张量方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应力张量方差时空变化与强余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汶川、芦山余震区S1方位复杂,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区差异,主震起始破裂区附近S1方位相对紊乱,应力张量方差明显偏高;2)汶川余震区自西南至东北,S1方位由近EW向逐渐转变为NW-SE向,最后在余震区的北段又转为近EW向,应力类型均呈逆断型,而理县分支S1方位呈NEE向,应力类型为走滑型,整个余震区JS1呈近水平特征;3)芦山余震区S1方位总体呈现NW向,倾角近水平,除主震震中附近的应力类型为纯逆断型外,其他区域走滑型和逆断型的应力类型均有存在;4)应力张量方差时空分布对于强余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汶川、芦山强余震均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分布区或其边缘附近,且汶川强余震的发震时间也在其出现低值的时段.
推荐文章
汶川8.0级地震环境剪应力特征研究
汶川地震
环境剪应力
加速度记录
芦山Ms7.0地震和汶川Ms8.0地震对川滇地区的库仑应力影响
库仑应力
应力触发
Ms 7.0芦山地震
Ms 8.0汶川地震
中国大陆井水温对汶川8.0级、玉树7.1级、芦山7.0级和岷县6.6级地震响应特征的对比研究
井水温
同震响应
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芦山地震
岷县地震
汶川Ms8.0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应力场及其构造意义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8.0级地震
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地应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8.0和芦山7.0级地震序列应力场时空特征
来源期刊 地震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震源机制 压应力 应力张量方差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4-81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315.72+7
字数 8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5.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龙泉 57 603 14.0 22.0
2 张致伟 31 565 12.0 23.0
3 龙锋 66 1101 15.0 32.0
4 阮祥 27 314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5)
共引文献  (1602)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09(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4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震源机制
压应力
应力张量方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地质
双月刊
0253-4967
11-2192/P
16开
北京市9803信箱
82-80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46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