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关注一种新型的斜视聚束SAR模式,其采用捷变脉冲重复频率(PRF)技术来增加高分辨率成像时的距离向测绘带宽。聚束SAR利用波束旋转来增加方位向分辨率。然而,高分辨率和大斜视的成像要求会导致较大的距离单元徙动(RCM)。PRF固定不变(即接收窗固定)时,为了保证方位向数据获取时间内所有的回波脉冲能被完整接收,距离向测绘带宽对应的时间宽度必须小于接收窗宽度。为了消除RCM对测绘带宽的影响,该文将PRF沿着方位向时间连续地改变(捷变),使得接收窗的变化与瞬时斜距的变化一致。首先推导了PRF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一种改进的后向投影算法(BPA)对回波数据成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这种SAR模式及对应的成像算法。
推荐文章
基于改进sinc插值的变PRF采样聚束SAR成像
聚束SAR
改进sinc插值
变PRF采样
高分辨率
宽测绘带
斜视滑动聚束SAR成像的ECS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
滑动聚束
斜视模型
ECS算法
聚束SAR应用条带SAR方法成像
聚束式SAR成像
子孔径合成
频带拼接
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中PRF的优化选取
合成孔径雷达
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方位模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捷变PRF技术在斜视聚束SAR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雷达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斜视聚束 捷变PRF 高分辨率 后向投影算法(BPA)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958
字数 32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0/JR141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伟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07 758 15.0 22.0
2 郭磊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35 400 11.0 19.0
6 罗绣莲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AR)
斜视聚束
捷变PRF
高分辨率
后向投影算法(BP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雷达学报
双月刊
2095-283X
10-1030/T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