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字艺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艺术形态。在人工智能机制的作用下,数字艺术生产秩序较于原子艺术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这一机制极大扩张了数字艺术主体的生产创作权利,但这种扩大的生产权利的行使也引发了日益广泛的数字艺术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网络游戏为典型代表的致瘾性极强的互动型数字艺术生产;二是以"抗日神剧"为典型代表的虚假艺术生产;三是以"占用"和"剽窃"为基本创作模式的自由数字艺术生产;四是大量的低俗淫秽数字艺术生产。这些数字艺术产品的生产不同程度地侵犯了艺术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权、财产权或知识产权,超越了艺术伦理的界限,构成了法理上的非义行为,亟须从法理上进行规范。
推荐文章
基于无人机巡检四类井模式的构建
四类井
巡检
无人机
效率
成本
四类非常规饲料的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非常规饲料
利用现状
研究进展
生产外包中机会主义行为的非契约防范
生产外包
机会主义行为
非契约防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数字艺术生产中的四类非义行为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数字艺术生产权利 权力僭越 人工智能技术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69
页数 15页 分类号 J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立新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102 466 12.0 18.0
2 屠沂星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艺术生产权利
权力僭越
人工智能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