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纤维状活性炭的结构具有大量的微孔,这些微孔不仅形成了极大的吸附表面积,而且微孔的位置提供了产生毛细管凝聚作用的有利条件.其具有床层阻力小、CS2吸附量大、解吸速度快等优点,性能比粒状活性炭优越.
推荐文章
活性炭对雷尼替丁的吸附研究
活性炭
雷尼替丁
吸附作用
粒状载银活性炭微结构及对有机物的吸附性
硼氢化钠还原法
粒状载银活性炭
有机物吸附
微结构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
活性炭吸附在环保中的应用
活性炭
吸附
废水
工业废液
气体净化
活性炭吸附法分离纯化ADN
二硝酰胺铵
ADN
分离纯化
活性炭
吸附
高能氧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纤维状活性炭与粒状活性炭吸附CS2比较
来源期刊 人造纤维 学科
关键词 活性炭 纤维状 粒状 结构 吸附CS2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环保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冀燕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9)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炭
纤维状
粒状
结构
吸附CS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造纤维
双月刊
1003-529X
13-1071/TQ
16开
河北省保定市盛兴西路1369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