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菊科臭灵丹的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方法对臭灵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化学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单体化合物结构. [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5,6-二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 (1)、 洋艾素 (2)、 蔓荆子黄素 (3)、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 (4)、 喷杜素 (5) 和金腰带素B (6). [结论] 黄酮是臭灵丹的主要成分类型之一, 化合物1、 3、 4系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推荐文章
半枝莲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
半枝莲
化学成分
黄酮
多腺悬钩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多腺悬钩子
黄酮类成分
结构鉴定
宽苞棘豆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宽苞棘豆
化学成分
黄酮
大钟花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藏药
大钟花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臭灵丹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臭灵丹/化学 黄酮/分析 结构鉴定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质量控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3-10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2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9/j.cnki.gzxbtcm.2015.06.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6)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臭灵丹/化学
黄酮/分析
结构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13
44-142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29室
46-27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