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之风影响下,民初中国画坛出现了更为激烈的变革。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国人过去的文化心理优势进一步丧失,开始对西方文化趋于认同。中国画坛出现了激进的"革命派"和保存国粹的"传统派"。两种思潮都为中国绘画的革新在美术史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都被视为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动力。而徐悲鸿实际上在激进与传统之间选择了一条改良的道路,他的美术实践和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推荐文章
浅谈中国画"章法"
章法
布局
构图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之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画
关系
中国画笔墨功能论
笔墨
造型
线条
意象
神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知心理转变和文化认同下的选择——浅谈徐悲鸿对中国画的改良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认知心理 文化认同 中国画 徐悲鸿 改良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J2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弛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认知心理
文化认同
中国画
徐悲鸿
改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