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是否能够增加颈椎手术中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引出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6月择期行颈椎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和全麻组),比较两组间术中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引出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在术中引出率较高,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中MEP波幅出现的阳性率为80%(20/25),而全麻组中MEP波幅出现的阳性率仅为44%(11/25),N组的MEP诱出率显著高于全麻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后再行常规全身麻醉,可使术中引出MEP百分率较高,监护脊髓损伤记录更加的可靠,可能的原因在于神经阻滞减少了术中麻醉药物和肌松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了MEP的引出率。
推荐文章
诱发电位监测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术中配合
颅内动脉瘤
诱发电位
术中监测
手术中护理
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颈椎手术
脊髓神经损伤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低温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的对照研究
体外循环(CPB)
麻醉深度(DA)
脑电双频指数(BIS)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
变异系数
变化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麻醉方式的选择对颈椎手术中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手术 麻醉药物 运动诱发电位 监测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6
字数 2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5.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 33 156 7.0 12.0
2 陈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 26 98 7.0 9.0
3 施莺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 13 49 3.0 7.0
4 柳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 10 6 2.0 2.0
5 黄晓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 15 17 2.0 3.0
6 朱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手术
麻醉药物
运动诱发电位
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季刊
2095-378X
31-2073/X
大16开
上海新村路389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