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心律失常患者总数的1/3.目前在发达国家AF患病率约为1.5%,60岁以后AF患病率显著增加[1].我国进行的AF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F患病率为0.77%[2].AF是目前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患者心悸不适、损害心功能、增加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的危险,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此可见,目前AF患者数量较多且危害严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AF发生机制研究,尽管关于AF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100多年,但由于没有完全了解AF发生及维持机制且不知道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AF治疗成功率与患者及医生的期待差距仍较大,了解AF的发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文章
白介素17在心房颤动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心房颤动
白介素17
辅助性T细胞17
纤维化
大鼠
实验研究
心房颤动心房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NADPH氧化酶产生氧化应激研究
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炎症因素及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心房颤动
心肌重构
炎症因素
氧化应激
关注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华法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赖氨酸氧化酶可能在心房颤动结构重构中起核心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外科学 心房颤动 赖氨酸氧化酶 触发 交联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3-99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7-4848.201502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永军 41 71 3.0 7.0
2 肖锡俊 88 332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科学
心房颤动
赖氨酸氧化酶
触发
交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