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4种不同基质类型设置20 m×20 m的固定样方,对保护区地震滑体内的植被自然演替进行定期监测,每年春秋季节各监测1次.通过5a监测数据分析得出:(1)有3种基质类型的滑坡体,植被自然恢复速度比较快,盖度达到80%以上,而另一种基质类型的滑坡体,植被自然恢复速度比较慢,盖度只有10%左右;(2)进入滑坡体的先锋灌木物种是:大叶醉鱼草、川莓、悬钩子、木姜子、绣球等;而进入滑坡体的先锋草本物种是:蕨、凤仙花、香青、冷水花等;(3)样方内自然恢复的优势物种在3 a后发生了演替变化,前3 a是大叶醉鱼草,近2年来被川莓和悬钩子取而代之.
推荐文章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观赏植物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状况
主成分分析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初报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多样性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植被自然演替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 地震灾后 植被演替 先锋物种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18.5
字数 1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
地震灾后
植被演替
先锋物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