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就空间层面而言,街道的复兴是伴随着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批判应运而生的,也可看作是城市更新从大规模的整体重建向渐进式的街区再生转变的产物.与之相关的专业领域包括旧城更新(再生)、城市设计、场所与公共空间、公众参与,等等.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空间意义究竟是什么?街道的复兴(包括相应的城市更新方式的转变)是否实现了它试图实现的目的?西方的经验(包括教训)对我们目前的规划实践有何意义?
推荐文章
景观作为促进城市更新的媒介
城市更新
景观
景观都市主义
媒介
策略建构
浅析西方现代主义园林的特征
现代主义园林
设计思想
设计风格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街道·现代主义·城市更新
来源期刊 北京规划建设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话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惠晓曦 7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规划建设
双月刊
1003-627X
11-2882/TU
大16开
北京市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17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