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对地覆盖范围广、轨道周期短等特点,结合波束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热点地区的长时间持续观测,即地球同步轨道 SAR(GEOSAR)凝视成像。对于 GEO-SAR 凝视成像系统而言,由于轨道高度大大提高,地球自转效应和地表曲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对目标的持续观测过程中,分辨性能变化较大,甚至存在无法二维分辨的观测位置。为了保证卫星资源的利用率,需要通过轨道参数的优化设计,获得更长的二维高分辨观测时间。通过引入俯仰角,对传统成像几何模型加以改进,并推导了适用于 GEOSAR 的二维分辨率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分析不同观测位置的二维分辨效果,计算不同轨道参数设计对应的有效观测时长,并结合二维联合搜索的方法完成轨道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说明该轨道参数优化流程可以为 GEOSAR 凝视成像系统提供有效的轨道参数设计方案。
推荐文章
椭圆轨道GEOSAR特性分析及成像方法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
同步轨道
多普勒参数
卫星姿态
后向投影
低轨星座红外凝视传感器覆盖性能分析
卫星
传感器
覆盖
数值仿真
影响因素
高分辨射线成像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数字平板探测器
DR/CT成像系统
优化设计
考虑电离层对GEOSAR影响的改进CS成像算法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CS成像算法
电离层影响
合成孔径时间
聚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分辨性能的 GEOSAR 凝视成像轨道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SAR 凝视成像 分辨性能 轨道设计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21,5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958
字数 4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337.2015.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东辉 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34 437 11.0 20.0
5 吴舟婷 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14 黄丽佳 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7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球同步轨道 SAR
凝视成像
分辨性能
轨道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2-2337
34-1264/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9023信箱60分箱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8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