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要:内皮衍生微粒(EMP)在内皮细胞激活或凋亡时释放,由脂质双分子层和内容物组成,包含蛋白、核酸等物质.早期认为它是细胞垃圾、没有功能.但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EMP是反映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生物活性的重要物质,在血管活动、炎症、凝血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EMP的功能及组分、与内皮损伤修复、血管新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和作为标志物、信使传递的作用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内皮微粒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内度微粒
心血管疾病
内皮功能
延胡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延胡索
生物碱
活性成分
综述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胱抑素C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
雌激素补充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雌激素补充治疗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皮衍生微粒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皮衍生微粒 心血管 内皮 标志物 血管新生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3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皮衍生微粒
心血管
内皮
标志物
血管新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