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89个站点1961—2010年的逐月标准化降水指数序列,利用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建立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的概率模型,基于该模型讨论了干旱事件样本量对分布参数、干旱类型的出现概率及联合重现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参数稳定对样本量的要求较大,部分区域样本量要求大于50,并且各参数对样本量的要求不一致,又以干旱强度分布的参数对样本量的要求最大;干旱事件样本量为10个左右求得的干旱类型出现概率和联合重现期与样本量为40求得的结果已无明显差异,以计算结果作为标准可大幅降低统计模型建立对样本量的要求,进而表明起止时间不一致和具有缺测数据的站点仍可建立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的分布函数;气候变暖对模型建立所需的最少样本量影响不大,样本量波动在±5之间,即统计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气候态的划分降低了分布检验对样本量的需求,易于模型的建立。
推荐文章
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析
石漠化
生态环境敏感性
空间分布
宝鸡地区植被覆盖干旱敏感性监测
宝鸡地区
干旱
植被覆盖干旱敏感性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WRF模式对西南地区干旱事件的模拟研究
WRF模式
陆面方案
西南干旱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EOF法
夏季降水场
西南干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Copula函数模型对样本量的敏感性分析?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 游程理论 Copula函数 样本量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总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220-100233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4.1002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32 416 11.0 19.0
2 王文祥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 20 3.0 3.0
3 左冬冬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4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8)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
游程理论
Copula函数
样本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