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Lauge-Hansen分型Ⅲ、Ⅳ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三踝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旋前一外旋Ⅳ度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后踝骨折及外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后踝骨折采用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下胫腓分离、三角韧带损伤同时予以固定和一期修补.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4.4±7.0)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Olerud-Molander标准评定,本组平均87分,其中优25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复位并牢固固定后踝骨折块有助于恢复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和保持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系,并防止踝关节后方关节囊挛缩以及由此引起的踝关节背伸受限,是治疗三踝骨折的一个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经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研究
骨折/外科学
@解剖复位
@后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后踝骨折
临床疗效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踝骨折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三踝骨折 Lauge-Hansen分型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3-99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83.3
字数 1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永光 26 79 5.0 7.0
2 黄铭图 8 37 3.0 6.0
3 朱洪 5 30 2.0 5.0
4 袁才斌 4 30 2.0 4.0
5 黄明昭 4 30 2.0 4.0
6 项载雄 3 15 1.0 3.0
7 王鹏云 6 6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外侧入路
三踝骨折
Lauge-Hansen分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