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呋喃是一种常见于热加工食品中的环状烯醚,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其定义为“2B”类致癌物。尽可能降低热加工食品中的呋喃含量,可有效提升食品的安全性,而阐明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的形成机制,则是调控其中呋喃含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从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生成的分子路线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呋喃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深入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推荐文章
B93铝合金热加工特性模拟研究
B93铝合金
热模拟
热加工
加工图
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莲藕加工中的应用
鲜切莲藕
非热加工技术
保鲜
研究进展
高强韧钛合金热加工技术与显微组织
高强韧钛合金
热加工
细化
组织形态
挤压态AZ81镁合金的热加工变形和加工图
挤压态 AZ81合金
流变应力
加工图
热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的生成机制
来源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呋喃 热加工食品 生成机制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07.3
字数 7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64/j.issn.1672-6510.20140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8 26 3.0 5.0
2 张颖 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5 10 2.0 3.0
3 梁宇航 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1 7 1.0 1.0
4 吕晓玲 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4 3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呋喃
热加工食品
生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510
12-1355/N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