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3-吡咯啉化合物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而且其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利用五元环三级烯酰胺的串联Heck反应,实现了反式2,5-双取代-3-吡咯啉化合物简便、快捷的合成.该方法首次将环状烯酰胺的α-芳基化反应和双键异构化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为2,5-双取代-3-吡咯啉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方法.得到的3-吡咯啉产物可分别经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方便地转化成吡咯或吡咯烷化合物.
推荐文章
Myceliothermophin E片断(Z)-5-(2-甲基亚丙基)-3-吡咯啉-2-酮的合成及其 Baylis-Hillman 模型反应
Myceliothermophin E
(Z)-5-(2-甲基亚丙基)-3-吡咯啉-2-酮
Baylis-Hillman反应
合成
(R,R)1-苄基-3,4-双二苯基膦基吡咯啉的合成
手性配体
L-(+)-酒石酸
缩合反应
还原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新型5-取代吲哚-3-甲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5-取代吲哚
5-取代吲哚-3-甲酰胺
中间体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级烯酰胺的串联Heck反应——一种反式2,5-二芳基-3-吡咯啉化合物新颖的合成方法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三级烯酰胺 Heck反应 串联反应 3-吡咯啉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8-1024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23/A150604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玲 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 0 0.0 0.0
2 顾梦迪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系 1 0 0.0 0.0
3 王德先 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 0 0.0 0.0
4 赵亮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系 1 0 0.0 0.0
5 王梅祥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级烯酰胺
Heck反应
串联反应
3-吡咯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