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Co(NO3)2·6H2O,CO(NH2)2和活性炭(AC)为原料,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Co(OH) 2/AC复合电极材料.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显示,产物是约为2 μm无定形的Co(OH)2薄片状粒子与AC颗粒复合.电化学测试表明,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A·g-1时,电极材料的比电容达301F·g-1,倍率特性良好(164 F·g-1,20 A·g-1);比电容值比AC和Co(OH)2分别提高了89%和35%.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提升源自于高导电性活性炭和高赝电容比容量Co(OH)2间的协同作用.
推荐文章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活性炭
酚醛树脂
共混
水蒸气活化
电化学
锌基复合电极原位水热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热法
超级电容器
La和Zn复合掺杂α-Ni(OH)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α-Ni(OH)2
La和Zn复合掺杂
电化学性能
TiO2-B纳米线掺杂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双电层电容器
TiO2-B纳米线
活性炭
复合电极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溶剂热合成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活性炭 Co(OH)2 溶剂热 比电容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7-22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4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卫爱丽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268 6.0 16.0
2 刘铁军 6 6 2.0 2.0
3 康利涛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45 3.0 6.0
4 李影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94 3.0 7.0
5 董丽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炭
Co(OH)2
溶剂热
比电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