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过程中裂隙征的形成基础、演变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随访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记录骨折的Garden分型、裂隙征的分级、裂隙征出现和消失的时间点、内固定构型的全程稳定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演变等指标,并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7%出现了裂隙征,2级裂隙征为26.7%;内固定构型全程稳定性1级为81%,2级为19%,没有发生内固定失效和骨折不愈合。总病理学坏死率为80.1%;总影像学坏死率为46.7%(49例),其中6.7%(7例)进展为临床坏死,其余的42例影像学坏死能维持为ARCO Ⅰ-Ⅱ期或者完全修复。股骨头幸存率超过90%。结论裂隙征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相当普遍,并且对坏死股骨头的修复产生重要影响,安全度过其失稳危险期是关键。本术式能够提供全程的生物力学稳定效能和持续有效的生物学修复能力,从而确保骨折的愈合,促进坏死修复,降低坏死的发生率和股骨头塌陷率。
推荐文章
螺纹克氏针撬拨复位技术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疗效
股骨颈骨折
螺纹克氏针
撬拨闭合复位
空心钉
内固定
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62例分析
青年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隙征和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中青年 青少年 股骨颈骨折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9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5.03.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青年
青少年
股骨颈骨折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1674-134X
11-9283/R
16开
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