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液相法制备铜纳米棒阵列,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通过电沉积制备Sn-Co-Zn纳米棒阵列合金电极.合金电极主要是由CoSn、CoSn2和单质Zn组成的混晶.以1C在0.02 ~1.50 V循环,合金电极首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813.8 mAh/g,库仑效率为87.5%,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467.0 mAh/g.电极活性材料多相结构及纳米阵列间隙,可缓解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Sn-Co-Zn合金负极材料电沉积及其储锂性能
锂离子电池
负极
Zn-Co-Zn合金电极
电沉积
电化学成核与生长
锂离子电池Sn-Co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锡基合金
负极材料
Sn-Co
Sn对Mg-Zn-Ca系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Sn
Mg-Zn-Ca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水热法制备Co掺杂ZnO纳米棒的及其光学性能分析
水热法
氧化锌纳米棒
制备
光学性质
可见发光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n-Co-Zn纳米棒阵列合金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 铜纳米棒 负极 集流体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3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5 243 10.0 15.0
2 李肖肖 4 19 2.0 4.0
3 王楠 4 19 2.0 4.0
4 常玉清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
铜纳米棒
负极
集流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