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研究国家级名老中医何复东主任医师的临证处方总体遣药特点,并由方及理的原则,推论与之相应的何老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提炼何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何老临证医案方剂,建立数据库,计算机随机抽取200首处方,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 何复东临证处方用药频次最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补虚药,公用41味,1 126频次,其中使用最多的补益药包括巴戟天、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当归、何首乌、锁阳、鹿茸等.对于补虚药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补虚药中应用味数及频次最高的为助阳药,共计15味,占补虚药味数的36.59%,而用药频次达591次,占补虚药总频次的52.49%.其次为补气药、补血药使用频率较高,滋阴药频次最低.对于处方用药的四气分析看,使用最多的是温性药物,寒性药物次之,平性药物再次之,热性与凉性药物使用极少.五味方面使用频次最高的依次为辛味药、甘味药、苦味药,咸味药、酸味药及淡味药频次较低.从药物归经来看,归入肝经、胆经的药物最多,其余依次为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肺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归人心包、三焦经的药物最少.结论 何老临证遣药具有其总体趋势,即善用葛九、补益虚损;长于温补、偏重补阳;寒温并用、补中有泻;辛开苦降、调畅气机.
推荐文章
基于方剂计量学的敦煌《辅行诀》方剂君药识别研究
敦煌医方
辅行诀
方剂计量学
君药判定
文献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脑病证候影像学研究现状分析
神经影像学
脑病
证候分型
文献计量学
基于方剂计量学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剂研究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方剂计量学
中药剂量
用药味数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生态化学计量学
相对生长率
生物地球化学
养分循环
食物网
种间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方剂计量学方法的何复东临证用药总体特点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中医药 学科
关键词 何复东 用药规律 方剂计量学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名老中医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8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何复东
用药规律
方剂计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中医药
双月刊
1009-3931
65-1067/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91号
58-8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