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作者通过对历代文献中肝脾关系论述的整理,分析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内外在动力。认为:肝脾关系内涵变化源于中医理论的不断变迁,其内在动力在于不同时期原有中医理论与社会医疗实践及科学实验的矛盾,并受当时主流思潮、社会需求等外在动力的推动。在此作用下,不同时期肝脾关系内涵表现为:汉唐时期强调土、木生克关系,宋金元强调相火和元气的关系,明清强调肝、脾之气的关系,民国现代后从生理功能角度强调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二者关系逐渐紧密,理论地位逐渐突出。文章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肝主疏泄等理论,同时对现代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推荐文章
脾切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
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肝硬化
从肝脾肾论老年中医护理
老年
中医护理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变迁及其启示
国家财政政策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非税收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脾关系内涵变迁的内外在动力及其启示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脾关系 理论变迁 肝主疏泄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973”专题---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3-16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56.4
字数 65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5.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 400 4328 32.0 48.0
2 李成卫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 65 332 9.0 16.0
3 徐慧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6)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脾关系
理论变迁
肝主疏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