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朱丹溪的用药规律. 方法 采集《丹溪心法》中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朱丹溪方药数据库,将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统计,采用系统聚类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采用Carma方法对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方剂610首,涉及中药337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茯苓、生姜、炙甘草、甘草、陈皮、人参、半夏、白术、当归、川芎.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12组,分别为砂仁和藿香、细辛和白芷、胆南星和枳实、升麻和柴胡、防风和羌活、黄柏和知母、厚朴和苍术、桔梗和枳壳、熟地黄和生地黄、黄芩和黄连、白术和人参、陈皮和半夏.设支持度3%、置信度65%,共得到提升度均>1的关联规则39组.结论 朱丹溪临证善用补益脾胃之品,常以调理脾胃药物为核心,提示朱丹溪学术思想不仅以滋阴为主,同时亦重视调理脾胃.
推荐文章
《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
《丹溪心法》
脾胃病
用药特点
数据分析
《医家心法》五行用药规律探究
五行
医家心法
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汤剂治疗痿证用药规律分析
痿证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黄芪
当归
党参
牛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溪心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分析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丹溪心法 朱丹溪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分析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6-800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15.09.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7 553 13.0 22.0
2 宋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2 50 4.0 7.0
3 邓艳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0 40 4.0 6.0
4 屈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9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溪心法
朱丹溪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