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鉴定美洲大蠊过敏原Per a 7表达 ,研究其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含编码Per a 7基因的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纯化出Per a 7蛋白.将磁珠分离后CD4+ T淋巴细胞与Per a 7激发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IL-17、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 ,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7含量.结果 成功克隆分子量约为33 kD的重组蛋白Per a 7.重组Per a 7激发后树突状细胞与CD4+ 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 , IL-17、RORγt mRNA表达以及上清液中IL-17含量增加(P<0 .05) ,而Foxp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P>0 .05 ).结论 美洲大蠊过敏原Per a 7能激发树突状细胞诱导 T淋巴细胞向 T h17细胞方向分化 ,在过敏性疾病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低剂量γ射线辐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γ射线
低剂量辐射
细胞因子
Fonsecaea monophora色素对人巨噬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Fonsecaea monophora
色素
人巨噬细胞
THP-1单核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相关性
儿童
AA、MDS和AM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对比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洲大蠊过敏原 Pera7 表达鉴定及其对T h17 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美洲大蠊 Pera7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年,卷(期) 2015,(1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7-21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文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6 7 2.0 2.0
2 张锦英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17 66 5.0 7.0
3 金珊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10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洲大蠊
Pera7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