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更精确描述煤层气注气开发或二氧化碳煤层封存涉及到的多组分吸附过程,采用扩展Langmuir、理想吸附溶剂和二维状态方程预测不同煤对甲烷-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吸附,并将三种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维状态方程模型对混合气体的吸附预测精度最高,并且能较好适用于高压系统的吸附预测.除此之外,从三种模型分离因子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理想吸附溶剂和二维状态方程模型在吸附时都考虑了气体相对吸附性随平衡气相组分和压力的变化,而扩展Langmuir没有考虑该因素.因此,也表明理想吸附溶剂和二维状态方程模型在预测多组分气体相对吸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推荐文章
煤吸附多组分气体的特征及模型研究
吸附
煤层气
多组分
储层孔隙介质多组分气体吸附理论模型研究
储集层
岩心
多组分混合物
吸附
数学模型
计算
储层孔隙介质多组分气体吸附理论模型研究
储集层
岩心
多组分混合物
吸附
数学模型
计算
煤中多组分混合气体竞争吸附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
多组分混合气体
竞争吸附
研究现状
工程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组分气体吸附预测及模型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扩展Langmuir 理想吸附溶剂 二维状态方程 分离因子 煤层气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煤层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8
字数 41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5.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仁远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4 170 8.0 12.0
2 李凯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6 28 3.0 4.0
3 张艳玉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6 147 7.0 11.0
4 孙晓飞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6 53 4.0 6.0
5 李延杰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 7 2.0 2.0
6 史晓颖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扩展Langmuir
理想吸附溶剂
二维状态方程
分离因子
煤层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