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宗关站Ⅲ、Ⅳ号出入口的实际施工情况为背景,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风险,并同时结合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考虑到顶管施工技术在武汉市这种软土地区还未广泛运用,且施工人员的顶管施工经验不足,对这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材料.通过对宗关站Ⅳ号出入口的顶管施工过程和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施工现场不同部位布设监测点能有效地避免风险的发生;(2)Ⅳ号出入口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量远远大于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量,且最大沉降可达58.58mm,且随着顶管的顶进,呈现逐渐增大趋势;(3)顶管通道周边的高架桥墩的沉降量很小,且不超过2mm,沉降值大体保持稳定.
推荐文章
浅谈地铁车站出入口的浅埋暗挖法施工
地铁施工
出入口
浅埋暗挖
平顶直墙
CRD 法
地铁车站出入口施工对临近有轨电车道床沉降的影响分析
地铁车站
有轨电车
道床沉降
有限元模型
地铁车站出入口涌水涌砂险情后恢复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
涌水涌砂
恢复工程
施工技术
地铁出入口自动扶梯处客流安全疏导的原则和应对措施
自动扶梯
安全疏导
客伤
应对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武汉地铁出入口顶管施工风险控制分析
来源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铁出入口 施工监测 风险控制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745.3
字数 7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俊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67 493 11.0 19.0
2 苏原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19 232 8.0 15.0
3 牛丰 6 65 3.0 6.0
4 周翔宇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矩形顶管
地铁出入口
施工监测
风险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双月刊
1674-7461
11-5823/TU
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内综合楼403室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9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