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詈骂语,俗称“骂人话”,作为语言的一种负样态表现形式,是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难以回避的语言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尽管被大多数人所排斥,甚至一些国家还会采取一定措施对其竭力遏制,以规范和净化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然而这种语言糟粕却犹如一颗毒瘤,顽固存在并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民俗文化.詈骂语具有广泛性、差异性及时代流转性等特点,可以大致划分为5个类别,折射出不同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正确认识和看待詈骂语、推广统一规范的语言、摒弃社会偏见、树立平等意识,是逐步消除詈骂语存在和发展延续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论民俗文化的选择
民俗文化
选择
小学民俗文化教育的策略
民俗文化
教育策略
陕西皮影民俗文化探议
皮影艺术
地方传统
民俗文化
相互依存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传统村落
民俗文化
打造
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詈骂语及其折射出的民俗文化内涵
来源期刊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语言学 流转性 民俗文化特征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H136.4
字数 37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建凯 河南大学外语教学部 16 61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言学
流转性
民俗文化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8-5793
41-1267/F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64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