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微囊胞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2922,当其生长至融合状态时分为正常对照组(不予再处理)、LPS处理组(采用10μg/ml LPS分别与CRL-2922再培养1h、2h、4h和6h)、LPS+抑制剂组包括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 CLI-095和 Src 抑制剂SU6566[在 LPS培养细胞时分别加入CLI-095(5μg/ml)和 SU6566(2μmol/L)再培养4h]。采用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 Src蛋白表达、Cav1磷酸化和 VE-Cad质膜蛋白表达,以及Cav1与 VE-Cad共沉淀水平;采用培养小室半透膜培养细胞,并检测相关各组细胞荧光透过率,以反映血管通透性。结果:LPS处理不同时间组 Src 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处理4h组Cav1磷酸化增强(P<0.05)、VE-Cad质膜蛋白表达下调、Cav1与 VE-Cad共沉淀水平升高(P<0.05),单层细胞荧光透光率增加(P<0.05);TLR4抑制剂和Src抑制剂可显著降低 LPS增高的 Src蛋白高表达和Cav1高度磷酸化(P<0.05),上调 VE-Cad质膜蛋白表达(P<0.05),下调Cav1与 VE-Cad共沉淀水平(P<0.05),改善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P<0.05)。结论:LPS可能通过TLR4-Src信号途径诱导微囊胞吞 VE-Cad和增加血管通透性。
推荐文章
TNFα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与其激活P38 MAPK和黏附因子重新分布有关
血管内皮黏附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
脂多糖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经网格蛋白和微囊介导胞吞后的亚细胞分布差异
毛细血管通透性
脂多糖类
钙黏着糖蛋白类
网格蛋白
细胞质膜微囊
微囊介导 VE-Cad 胞吞参与了 LPS 作用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形成
血管通透性增高
脂多糖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细胞质膜微囊
小窝蛋白1
热打击通过活化NLRP3炎性小体增加 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中暑
炎性体
白细胞介素1β
紧密连接蛋白质类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毛细血管通透性
热打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脂多糖通过TLR4-Src信号介导微囊胞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和增加血管通透性?
来源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Src蛋白 微囊胞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血管通透性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05.971
字数 2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740.2015.0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Src蛋白
微囊胞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血管通透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循环学杂志
季刊
1005-1740
42-1321/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38-201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2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