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陶瓷膜基二氧化锆动态膜分离水包油型乳化液,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分离操作条件,并考察压力、乳化液温度、乳化液 pH 值和溶液中盐离子种类四大因素分别对过程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油水分离最优条件为:乳化液浓度0.5 g?L?1、乳化液pH值为5、温度50℃、流量100 L?h?1、压力0.14 MPa。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压力增大,油水分离稳定渗透通量增大,但是当压力大于0.14 MPa后,通量几乎无变化;随油水乳化液温度和pH值的升高,稳定渗透通量先增大后减小;考察乳化液中加入盐离子的结果发现,阳离子盐的渗透通量大于阴离子盐的通量,并且阳离子电荷越多或阴离子电荷越少,通量越大。运用浓差极化、双电层和乳化液破乳等理论可以对以上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推荐文章
乳化剂对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过程的影响
分离
乳化剂
分子模拟
渗透通量
二氧化钛动态膜在油水乳化液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动态膜
油水乳化液
通量衰减率
炭膜载体
中间堵塞过滤型
正辛醇为载体的乳化液膜法脱酚
乳化液膜
废水处理
正辛醇
苯酚
邻甲酚
油水乳化液在复合疏水网膜上破乳与分离实验研究
油水分离
疏水网膜
破乳过程
浮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操作条件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动态膜 微滤 油水乳化液 正交实验 优化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5-10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48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5.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艳秋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工学院 72 378 10.0 17.0
2 王文娟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工学院 6 56 4.0 6.0
3 赵昊瀚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工学院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膜
微滤
油水乳化液
正交实验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