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岩浆岩带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对于揭示大陆碰撞之前的特提斯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南木林县南部的辉绿岩岩株及侵入其中的正长花岗岩脉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并探讨了晚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过程.辉绿岩年龄为93.8Ma,正长花岗岩脉年龄为92.4Ma,为同期晚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辉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锆石εHf(t)为+8.5~ +14.2,具有亏损的岛弧岩浆特征,可能是俯冲交代的地幔楔熔体与软流圈熔体相互作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正长花岗岩具有富SiO2(74.76%~76.02%)、富K2O(4.75% ~6.18%)、富碱(K2O+Na2O=7.57% ~8.44%),以及过铝质特征(A/CNK=1.10 ~1.18),εHf(t)为+7.7~+13.0,岩石属于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可能源于新生的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从南木林地区产出的基性岩和酸性脉岩构成的“双峰式”岩石组合、靠近弧后的伸展构造背景、软流圈和岩石圈的共同参与、上地幔和下地壳同时产生岩浆作用等过程,结合78 ~ 100Ma岩浆作用大规模东西向带状分布等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南木林南部岩浆岩可能是在新特提斯洋壳北向俯冲挤压的同时,在大约90 ~ 100Ma时期,深部发生了板片断离或者板片回转,浅部造成了弧后伸展的构造背景.位于板片窗上方,源于交代地幔楔和软流圈相互作用产生了镁铁质岩浆,上侵后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基性岩石、花岗质岩石以及特殊类型的紫苏花岗岩、埃达克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并存,表明晚白垩世时期,特提斯洋向着拉萨地块之下的总体俯冲背景下,可能存在洋脊俯冲、板片断离、板片回转等多种构造-岩浆体制.
推荐文章
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反转构造特征研究
酒泉盆地
晚白垩世
反转构造
几何学
运动学
反转率
蛇绿岩中的花岗质岩石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
花岗质岩石
成因类型
蛇绿岩
构造意义
西藏松多地区晚白垩世末期弧岩浆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松多地区
晚白垩世末期
弧岩浆岩
新特提斯洋
洋脊俯冲
石北地区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变形特征
构造变形
断层
褶皱
晚白垩世
酒泉盆地
石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南木林晚白垩世辉绿岩与花岗质脉岩成因及其揭示的伸展背景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晚白垩世 辉绿岩 正长花岗岩脉 伸展作用 南部拉萨地块 西藏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8-1312
页数 分类号 P588.124|P588.13|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2)
共引文献  (1287)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2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7(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8(3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0(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晚白垩世
辉绿岩
正长花岗岩脉
伸展作用
南部拉萨地块
西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