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侏罗纪期间河相沉积而成的巨大砂岩透镜体是云冈石窟遗产载体,在目前环境条件下,石窟砂岩风化破坏非常严重。通过现场调查表明,在不同细分层位,砂岩破坏特征与其沉积环境及沉积构造密切相关。进一步对不同风化程度样品进行测试,以此建立起风化评估依据,结果表明,该砂岩化学风化主要体现在胶结物流失、长石蚀变,而次生可溶盐结晶及冻融形成的物理破坏也不应该忽视。通过风化模拟试验可知:酸的溶蚀对石窟岩体表面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形成的可溶盐将导致砂岩出现由内而外劣化现象;由于岩石的孔隙率低、渗透性较差且胶结密实,岩石抵抗冻融作用相对较强。建议云冈石窟目前保护措施以治水为主,通过减少崖壁表面渗水、洞窟裂隙渗水及底部泥岩泛潮来减少上述劣化作用效应。
推荐文章
云冈石窟砂岩循环冻融试验研究
云冈石窟
砂岩
循环冻融
物理力学性质
可溶盐对云冈石窟砂岩劣化试验及模型建立
可溶盐
云冈石窟
劣化模型
浅议科学保护、管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创新发展
服务管理
科学保护
云冈石窟砂岩循环冻融试验研究
云冈石窟
砂岩
循环冻融
物理力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冈石窟砂岩特性与岩石风化试验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云冈石窟 砂岩风化 可溶盐 冻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体稳定性与地质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2|P694
字数 4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绍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27 349 11.0 18.0
2 窦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6 28 3.0 5.0
3 孙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11 53 3.0 7.0
4 陈嘉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4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冈石窟
砂岩风化
可溶盐
冻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