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设美丽乡村,传统的方法要么大刀拓斧的规划建设,试图解决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问题,要么根据史料一味复古,陷入到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误区.激进和保守都不是美丽乡村,传承和发展才是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这种思路应时刻伴随着乡愁的概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留住乡愁是一种情结,是一种地方文化认同感,有了乡愁的乡村才更加美丽.为诠释乡愁,以大理渔潭村为蓝本讲述村庄乡愁的塑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族村落中的乡愁记忆——记大理渔潭村乡愁重塑
来源期刊 云南建筑 学科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乡愁 白族文化 水乡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丽乡村
乡愁
白族文化
水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建筑
双月刊
1004-3640
53-1065/TU
昆明市西山拥金路1号3楼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7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