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溶山区越岭长大隧道的施工不可避免地会使当地的岩溶水系统发生改变,如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地表泉点的漏失等。基于隧道工程对岩溶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排泄状况等天然特征的影响,依据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主要特征及隧道工程特点,考虑隧道工程条件下影响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的主要因素,对岩溶类型(岩溶含水岩组的埋藏条件)、构造特征、补给特征、岩溶水径流方式与隧道工程特点相组合的模式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变化进行特征分析,并将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变化归纳为3种类型。据此,选择研究区金汁河地下水系统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假设3种隧道穿越方案,将不同隧道穿越方案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与天然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述其变化特征,最后对各隧道方案下的涌水量及其涌水危险性进行初步预测及评价。
推荐文章
西南地区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污染模式
西南地区
岩溶地下水系统
污染模式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
新构造运动
古溶蚀
似层状含水层
岩溶缝洞系统地下水系研究
岩溶缝洞
地下水系
地下水流动途径
工程安全
变流量连通试验
示踪连通试验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主要特征值统计
岩溶地下水系统
划分
岩溶山区
西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地区隧道工程条件下岩溶地下水系统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系统 隧道工程 涌突水 西南地区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地下水诱导下的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1-4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2.25
字数 62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模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60 2511 24.0 37.0
2 漆继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76 7.0 13.0
3 张婉婷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9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
地下水系统
隧道工程
涌突水
西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