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雾霾检测仪在计算雾霾浓度时,只考虑空气中固体悬浮物对光的散射,而没有考虑湿度对雾霾浓度的影响。针对传统雾霾检测仪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包含湿度参数修正的雾霾浓度算法,设计完成了雾霾检测系统。为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雾霾检测系统采用了封闭式的光学系统及恒定的光功率控制,设计了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温湿度监控模块、控制模块、大气采样及光学模块和显示器。通过气溶胶发生器进行模拟实验测得雾霾浓度与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765,通过最后对大气中 PM2.5的检测证明该雾霾检测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测量。
推荐文章
一种浓度可控雾霾环境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光电系统
雾霾环境仿真
浓度可控方法
仿真雾霾生成
基于STM32大气动态雾霾检测系统的设计
STM32
微型处理器
GPRS
雾霾检测
南城站自动观测相对湿度对雾霾记录的影响
相对湿度
雾霾记录
影响分析
南城站
一种湿度检测仪的设计
湿度检测仪
单片机
MAX038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考虑湿度修正的雾霾检测系统
来源期刊 电子测量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雾霾 散射 msp430 湿度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光电测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211
字数 3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启俊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28 515 11.0 15.0
2 徐智勇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407 12.0 20.0
3 周晖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 204 4.0 4.0
4 刘婷婷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8 75 6.0 7.0
5 何佳晶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5 1.0 1.0
6 赵静怡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雾霾
散射
msp430
湿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测量技术
半月刊
1002-7300
11-2175/TN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
2-336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4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46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