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通过采用压力传感器和烟灰板两种测试设备,开展了常温常压下氢气/丙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爆轰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自持爆轰波,爆轰速度比值在0.99~1之间,爆轰压力比值在0.8~1.2之间.爆轰胞格尺寸在10~50 mm范围内,建立了爆轰胞格尺寸和化学诱导长度的关系式.随着丙烷不断添加,爆轰速度减小,而爆轰压力和胞格尺寸增加.这种变化趋势起初较快,而后变缓.因为起初氢气摩尔分数较大,混合气体趋向于氢气/空气的爆轰性能;而后因丙烷摩尔质量较大,丙烷逐渐起主要作用,混合气体表现出丙烷/空气的爆轰性能.
推荐文章
预混气体爆轰波传播定性仿真建模研究
预混气体爆轰波
传播特性
定性仿真建模
点火位置对氢气-空气预混气体泄爆过程的影响
爆炸力学
泄爆
破膜压力
点火位置
氢气
点火位置对氢气/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燃特性的影响
氢气
点火位置
甲烷/空气
爆炸
安全
基于小尺度实验的燃料蒸气-空气预混气体泄爆动力学研究
石油燃料-空气混合物
小尺度
泄爆模式
超压峰值
火焰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氢气/丙烷/空气预混气体爆轰性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轰压力 压力传感器 氢气 丙烷 爆轰速度 爆轰胞格尺寸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3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3/1001-1455(2015)02-0249-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书明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44 191 7.0 11.0
2 瞿红春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24 128 7.0 10.0
3 程关兵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13 70 6.0 8.0
4 李俊仙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5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力学
爆轰压力
压力传感器
氢气
丙烷
爆轰速度
爆轰胞格尺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论文1v1指导